一批智慧应用将深刻改变大家的生活
说一个人智慧,说的是他非常聪明。而智慧城市则被觉得是将来城市的高级形态。对于普通市民来讲,合肥的智慧城市会是个什么样?《智慧合肥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为大伙描绘了一幅蓝图。将来几年,合肥计划,在基础设施、政务商务、社会管理、公共服务等多个范围推广一批智慧应用,市民生活将随之发生深刻改变。
【智慧蓝图】
智慧城市建设 要全国领先
记者从合肥发改委获悉,《智慧合肥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明确,到2025年,合肥将基本建成宽带、泛在、融合、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,在政务、商务、事务等各范围出现一批用广泛的智慧应用。
以后,合肥的城市管理运营与民生服务水平将显著提升,信息范围形成若干全国领先、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,对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带动用途显著增强,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内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大幅提高。将来,合肥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要进入全国领先行列。
【智慧互联网】
无线宽带 达成主城区全覆盖
智慧城市不能离开互联网设施。到2025年,合肥的“无线城市”建设基本完成,形成融合3G、4G、5G、WiFi及宽带固网的城域高速互联网,主城区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100%。感知监控互联网得到有效整理,达成高速安全、多层次、立体化互联网覆盖。
2025年前,全方位达成城区200兆光纤接入到户。推进无线局域网(WLAN)建设,探索在全市范围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,达成行政服务大厅、公园景点、公立医院候诊区、文体场馆、交通枢纽等人流较为密集、窗口功能突出的要紧公共场合无线互联网免费接入。
另外,合肥还将推进下一代网络改造升级和大规模商用,推进三网融合,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(NGB)。根据规划,2025年前,完成100万市区有线电视用户(NGB)互联网改造。
【智慧交通】
智慧交通综合App 让出行更顺畅
围绕智慧政务、应对、平安合肥、城管、监管、安监、交通、信用合肥、环保、气象建设精细化社会治理体系。合肥将加快智慧交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,推进便民交通信息服务体系,全方位融合全市采集测试器、电子警察、卡口、视频监控等路网感知数据,深度挖掘车流信息,建设公、铁、租、新一体化联运体系。
一方面,开发智慧交通综合App应用,整理市内站场资源(出租车、公交、地铁与将来公共自行车、红头车等信息)、城乡客运站场资源、城际站场资源(包含高铁、客运车、货车、飞机等信息),通过多种信息方法为公众提供实时、统1、综合的交通有关资源信息。
另外,合肥将开发新能源充电桩的智能查看、预定、支付等服务,便捷居民绿色出行。开发智慧停车和交通诱导等信息化平台,通过手机App、交通诱导屏等方法,为公众出行、停车等提供便利服务。
【智慧医疗】
市民去医院看病 将更轻松
医疗、养老,这类都是大家普通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。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,将来几年,这类事情都将变得更为便捷。以后,合肥将启用居民健康卡,所有手续全解决,而智慧社区可随时看护、远程关爱。
围绕智慧健康,合肥将新建卫生信息中心,建设市级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和公众健康平台,达成卫生信息平台与医疗保险、社保、医疗救助、金融管理软件与各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共享交互。
在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时,合肥将达成全市统一的在线预约挂号。通过构建“大社保”信息共享系统,达成城乡居民“一人一卡、记录一生、服务一生”的全市社会保障服务应用。到2025年,达成银行社保卡全市居民全覆盖。
在全市推行智慧社区,这也是合肥的规划,其中的核心宗旨就是将有关服务搬到百姓家门口,多种基本公共服务甚至可在线推送、提醒和办理。社区居家养老也将借用信息化,将养老机构、社区、家庭、医护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。建设具备随时看护、健康管理、远程关爱等功能的细化服务管理软件。
来源: 合肥在线-江淮晨报